最近收到一個輔導咨詢個案,提及在工作上有同事說他的說話率直,傷害別人而不自知。在交談過程中,我也感到對方的「率直」:說話沒有尾音,每個問題只有寥寥幾個字的簡單答案,而不作任何的解釋。在諮詢過程中,他常常對我說:「我已經說了很多次,那些同事都不聽!還說我沒有說清楚!」當別人希望他多說一些去了解詳情,他就感到別人不理解自己,感到不被尊重,覺得自己被挑戰。

曾經有一個研究發現,人的溝通是由三部份組成:肢體語言、聲調語氣和說話內容。所以當時我用了這三方面去幫助那位案主去明白自己的溝通模式。

肢體語言:面部表情、身體姿勢、目光、相互距離、點頭等等。
聲調語氣:聲線、語調的抑揚頓挫、速度,令人感到親切接納,還是呼喝不尊重。
內容:說話的內容。

那個研究發現,肢體語言佔溝通的55%、聲調語氣佔38%,而說話內容只佔7%。只要粗略計算一下,不難發現,在溝通上最重要的不是內容,而是肢體語言和聲調語氣,佔我們溝通的90%以上。這兩個非語言的溝通部份,是我們與別人溝通時,可以給對方一個良好印象,以致對方願意開放地聆聽自己的表達。

當時我問那位案主,他覺得在溝通上最重要的部份是肢體語言、聲調語氣,還是說話內容,他回答是說話內容。當我再與案主分析時,我便從案主的身體語言和聲調語氣去讓他明白溝通是怎樣的一回事。他「覺得」自己在表達前,已經有一個負面的前設,就是覺得對方不願意聆聽,所以在回應時便很自然會感到不耐煩,甚至覺得對方在浪費自己時間,所以他的回應是「簡而精」。在仔細分析下,案主開始明白當別人向自己查詢溝通內容時,有時是因為自己簡而精的對話,使對方無法立刻明白,所以對方才多問一些,希望了解他的說話內容,而不是對方想挑戰自己。分析到這裡時,他的戒心便開始放下,回應也慢下來,願意讓別人明白多一點。

到最後,他感謝我的明白和耐性,並發現自己並不是生人勿近,他對自己與別人的溝通重燃希望。